余杭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大禹治水成功以后,南巡会稽(今浙江绍兴),途径杭州时,造船以渡,所以越人称此地为“禹杭(航)”,乃名“余杭”。
钱唐县
“余杭”的称呼一直到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这里是钱唐,不是钱塘。《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
有趣的是,此时西湖尚未形成,杭州城区尚在波涛汹涌的海中。
泉亭县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西湖亦是历经沧海桑田
临江郡
汉末三国两晋时期的杭州仍是“县城级别”的钱唐县。南朝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升钱唐县为临江郡,三十多年后,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又叫回了钱唐郡。
吴国孙权后裔聚居地富阳龙门镇
杭州
隋王朝建立后,于589年(隋开皇九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并调整江南地区州县设置,废钱唐郡,设“杭州”。
这是“杭州”地名的最早出现。和现今的“杭州”不同,这里“州”是一级地方行政组织的名称,“杭”是州的名称。隋置杭州的意义,不仅使杭州从此成为专有的地名,而且也确立和巩固了杭州作为州、郡级政区的地位。
19年后(公元610年),隋炀帝下令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没错,便是京杭大运河。
西府/西都
五代吴越国钱鏐统治时,建都杭州,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又以越州(今绍兴市)为东府。
临安府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从很多宋词里我们知道,当时的杭州叫做“临安”,如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林升的《题临安邸》。
1090年,苏东坡上书宋哲宗,写下《乞开杭州西湖状》。他亲自带领杭州百姓疏浚西湖,筑起举世闻名的苏堤,西湖格局自此形成。
苏堤
杭州路、杭州府
到了元代,行政级别改为省、路、州、县四级,临安府就成了“杭州路”。当时周密撰写了一本书《武林旧事》,称都城临安为“武林”。也是在那个时候,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杭州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到朱元璋攻占杭州路后,改名杭州府。清承明制,清代杭州均称杭州府。
杭县
一直到了民国,认为“府州市”被认为是封建政区名称,应该废除,杭州府成了杭县。
杭州市
民国政府以杭县所属城区等设立杭州市,仍为省辖市。杭州市名始于此,沿用至今。
沧海桑田,日新月异,而今的杭州人文古迹众多,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风景秀丽,山河如画,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旖旎江南
不乏动人的爱情传说与风流古韵
说回《花妖》这首歌,讲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神话。在中国文化史上,浪漫的爱情传说与杭州的相遇意义非凡。江南城的旖旎风光,千姿百态的如画西湖,惊心动魄的钱江潮,是造物主对这个城市的最好馈赠。
而动人的爱情传说、文人墨客的遗迹丰富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使杭州千百年来从钱粮盐布的都会转变成了艺术和美的栖息地,至今神韵流淌,风月无边。
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便是“白蛇传说”“梁祝”“苏小小”了。
据明末冯梦龙《警世通言》记载,传说南宋绍兴年间,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美丽女子叫白素贞,及其侍女青青(也称小青、青鱼、青蛇)在杭州西湖遇药店之王主管许宣(或名许仙)邂逅相遇,同舟避雨,一见钟情,白蛇逐生欲念,欲与书生缠绵,乃嫁与他,遂结为夫妻。
西湖、断桥,也因白蛇传说而增添了一抹浪漫的瑰丽色彩。因此断桥又被称为爱情之桥、浪漫之桥,游客们来到杭州总要打听断桥在何处,在断桥边合影留念。
唐代诗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有“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其中这句“断桥荒藓涩”就是指此处了。
千百年来,它以反抗封建礼教崇尚爱情自由的鲜明主题,受到人民群众的深深喜爱,老幼皆知,传颂不息……
——《梁祝文化大观》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士族与平民对立、爱情自由与传统束缚不能并存的时代。梁山伯在去杭州万松书院的路上遇到女扮男装的祝英台,两人意气相投,结为异姓金兰。在书院三载,相互照应,情深义厚。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幽静秀美的万松岭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书院,这就是孔氏南宗阵地、阳明学说重镇——万松书院。2022年,万松书院被授予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祝传说”传习点。
值得一提的是,《花妖》歌词中的“君去时褐衣红,小奴家腰上黄”也颇为考究,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褐衣”即粗布麻衣,彼时贫民卑微之人多穿着褐衣。“腰上黄”是宋时一种黄色腹围,当时流行围腰或者围腹,颜色以鹅黄为尊贵。宋代《桯史·宣和服妖》便载有“宣和之季,京师士庶竞以鹅黄为腹围,谓之腰上黄。”
这在当时看来阶级差距悬殊的爱情让人不免想到杭州另一个传说故事“苏小小”,也有网友认为刀郎这首歌曲的原型便来自于她。
苏小小是一个传说中的女子,相传是南齐时钱塘名妓,死后葬于西泠(ling)桥畔,前有石碑题曰:钱塘苏小小之墓,至今还在。
苏小小生前长居西泠桥畔,等候着自己的爱人。“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后因苏小小爱情传说故事,西泠桥也成为了西湖三座爱情桥之一。
西泠桥位于孤山路西北端,是一座跨湖单孔石拱桥,南接孤山路,北接北山路。桥西北堍有苏小小墓,桥东堍有秋瑾烈士墓和西泠印社。
过眼不忘的江南美景,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人文之美,组成了可与天堂媲美的杭州。
而杭州之名,又是将江南美景、历史文化和人文色彩加以浓缩的记忆和符号。
一定要来一趟杭州啊,杭州的诗意与浪漫都想给你。
素材来源:方志浙江、都市快报、杭州生活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万松书院、细说杭州等
图源:快房传媒
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