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采用分封采邑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就亲疏有别地分封到不同地方当诸侯,诸侯又按照同样的方式把国家分给不同的大夫。楚国和其它诸侯国有点不同,国君和周天子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所以在其它诸侯只能称“公”、“侯”时,楚国国君就能自称为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王”的称号。楚国的君臣同样有这种关系,屈原和楚王同姓,所以他对楚王和楚国,不仅有一份大臣对国家的忠诚,也有一份难以割断的血脉亲情。
屈原在政治上是怀有远大抱负的,他希望能制定新的法令来改革楚国的内政,使日益衰弱的楚国重新像往日样富强起来,在外交上,他坚决主张联合齐国,抵抗秦国。但楚顷襄王在自己父王(楚怀王)被秦国骗去订立盟约,结果上了大当,被秦扣留,不得回国,最后竟病死在秦国,不思报杀父(间接)之仇。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下,再次任用害死自己父王元凶的奸臣令尹子兰,和秦国媾和。屈原也遭到了令尹子兰等人的倾陷排挤,被流放到大江以南十多年
在屈原六十二岁那年,秦国派遣大将白起攻破了郢都,楚国已经面临着亡国的危险,屈原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痛,正如他自己所说:“旧愁未去,又接上了新愁。想到郢都的收复遥遥无期,就像江水与夏水没有尽头。”他感到悲惨万端,有苦难言。他怀着对故国的满腔赤诚,写下了如此动人的诗句: 啊,我在向四方远望, 要几时才能再回故乡? 飞鸟一定要归巢, 狐死,头向着山冈。 我无罪而遭流窜, 日日夜夜心中不忘。
但是不管怎么说,屈原做为一个诗人,做为一个爱国的诗人,还是给后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这么多年来人们还没忘记他,还在继念他,也就把端午节拿来做为专门的纪念他的节日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