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两年来国内创客群体的涌现,一定程度上缘于我国电子元器件和信息化产业的空前发展速度。尤其在我国南方,电子元器件和当年的计算机配件一样,在各类电子市场可以通过接近成本价的低价大量采购。格物斯坦认为:这就为那些喜爱拼插组装,又十分善于将不同功能、特性的元件进行组合的人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加之全球持续流行的开源软件社群,以及刚刚出现就迅速成长的开源硬件社群的发展,热衷于自己钻研开发的人们在全球范围内互相启发,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机电产品制作,更多的是利用各种不同电子元器件之间相对开放的接口,尝试不同的组合,创造不同的新产品和新应用。
也许有人会说,公益有什么不好了,公益多好啊。在此我为许多创客,特别是甚至自己都有创业念头的创客深为担忧。如果连事物的本质都不够参透,未来如何去商海中弄潮。当前人类社会的制度模式,商业是最基本的价值体现模式,商业让大部份维持人类社会运转的事物价值得以量化(暂不提部份道德层面的),简单的说,商业是价值的体现。许多创客表面觉得贴公益的创客多好啊,只是从个人角度觉得商业化就贵了,自己要出钱了,享受不到资源了。真是大错特错。
众创空间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办公场地的提供,而是在于其提供的辅助创业创新的服务。各种形式的众创空间都在通过各自的方式,向创业者提供各种类别、不同程度的基础服务。这些基础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培训辅导、融资对接、活动沙龙、财务法务顾问等等。此外,个别创业服务机构还自己设立天使或早期基金,有些能帮助初创企业进行鼓励、补贴的政策申请,有些还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提供工位注册的工商服务等。
我作为一个新创的创客空间的组织管理者,现在创客空间的模式确实存在摸索期,我个人认为无论是空间盈利也好,维持空间运转也好,都需要结合创客空间所在的地域特色来发掘运营模式,毕竟在中国的创客空间都非常具有地域特征,结合本地的资源模式,激发人才的协作与创新都是比较好的一个方向,把创客空间融合到当地产业,利用资源整合的优势推动产业或者创新领域的发展,相信对于空间的盈利和维持运转都会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强国的根本转变要靠创新,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要靠创新。古今中外,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的事例不胜枚举。分析创客空间在高校的定位,有助于更多人投入其中,发挥其创新孵化器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创新意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