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戮”怎么读?“戮”字什么意思?”“戮“勠”的区别?

“戮”字和“勠”字,皆读作【lù】,与“路”音同。《说文解字》:“戮,杀也。字亦作剹。”所以,“戮”的意思为杀或者斩,或者刑罚。而力字旁的“勠”在《说文解字》中也有收录,解释为“并力也。从力翏聲。力竹切。”就是把力量合在一起使用的意思。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评论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南容是孔子的弟子,孔子说:“国家有道,政通人和时,他不会被罢免;国家无道,政治黑暗时,他也可免于刑罚。”可见南容为人处世是有点圆滑世故的,后来孔子把自己兄长的女儿嫁给了南容。

因为古人用字比现在随意的多,所以历史上,这两个字一直混用。1955年12月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勠”作为“戮”的异体字,在这种情况下,“戮”字除了有斩、杀之意,也有合力之意。所以同一个“戮”字,组成不同的词便有的迥然不同的含义。比如《汉书·高帝纪》中有“戮力攻秦”之句,意思就是合六国之力,攻打秦国。同样的用法也出现在《国语·齐语》中,“与诸侯戮力同心。”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此处的“诛戮”是戮的本义——诛杀。

“戮”字还被引申为“侮辱、羞辱”之义,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仆以口语遇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戮笑”是司马迁感到被人侮辱,取笑。

2013年由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正式恢复“勠”字为规范字,不再作为“戮”字的异体字。《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已对“戮”“勠”两字的含义作了明确区分:“勠”字,其义为“并,合”,如“勠力”;“戮”字,仅保留一义“杀”,如“屠戮”“杀戮”。因此,“戮”“勠”两个字各负其责,不能混用。“戮”只表示“杀”和引申义“惩罚”’“侮辱”,比如“引颈就戮”;“勠”则只表示“合力”,之后,凡表示“同力、并力”之义时,不能在用“戮”字,只能用“勠”字,比如“戮力同德”。

因为司马迁在李陵一案中为李陵辩解,惹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这是奇耻大辱。之后司马迁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地位轻贱。

司马迁的朋友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当时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巫蛊之祸”而蒙冤入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报任安书》。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

“戮”的字源演变:

金文

楚系简帛

楚系简帛

楚系简帛

说文小篆

楷书

“勠”的字源演变:

说文小篆

楷书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