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地震以前,在明代成化十三年(1487年)的一次破坏性地震时,小雁塔从顶到底裂为两半,裂缝宽达一尺余。正德十六年(1521年)的一次地震中,这偌大的裂缝竟在一夜之间弥合了,外观完整如故。这次华县大地震,小雁塔竟抵抗住了那山崩地裂般的强震而安然无恙。但同样在一夜之间,塔身正中的那条裂缝竟又奇迹般地裂开了。以后又多次裂而复合,合而又裂。到了民国年间,小雁塔在一次地震中第四次裂开。直到1966年,国家拔款进行维修,并用钢箍加固了塔身,小雁塔反复裂合的历史方告结束。
经过专家们的调查研究,小雁塔地震裂合之谜,已有比较科学的解释。小雁塔的反复裂合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即多是大震裂、小震合。由于小雁塔的塔身构造存在两处致命的缺陷,即它与早期的唐塔样,南、北两面各层的门窗洞口,上下开在同一垂直线上,这样使在此处形威塔身强度最薄弱的断面。地震时,塔身便首先沿此断面裂开。
不过,由于小雁塔砖砌体的质量非常高,虽已裂成两半的塔身仍十分坚固,其重心又始终未越出既宽又广的底面,所以没有倾倒之虞。
值得庆幸的是小雁塔裂开后,下一次地震正巧是小震,小震水平推力不大,不足以将塔推倒。相反,由于分为两半的塔身重心仍偏向塔中,所以轻微的动反使它向中间聚拢,内裂变合,而一旦合拢后,当然也就多少增强了其内在联系,从而提高了抗能力。当再次经受强强裂地震时,塔身又再度裂开,以致“四裂三合”。
图文来源:网络综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整理编辑:醉卧草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