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又称应量器,为比丘乞食盛装食物的用具。是出家僧人必备之物,为比丘十八物之一。
钵又称钵盂,梵语PATRA,为钵多罗略称,僧人出门乞食时之食具。其材料、颜色、大小,均有定制,不得随意改变。钵只可盛放食物,不得存放任何其他物品,包括金银宝物等。
佛陀用石钵,大众僧用铁钵瓦钵,外道则用木钵。
钵的传说,佛陀成道后,四大天王各献一石钵,佛陀因四天王同时献供,为视平等,同收四钵,运用神通,合四石钵为一钵,样子大小等同。石钵的分量很重,虽为一个,重量却与四钵相同。
佛陀在建立佛教初期,为了去除弟子们对金钱财物的贪执,所以规定只许乞食物,以资身命,不许蓄积金银财物。而每次出去托钵乞食,不许过七家。若过七家还乞不到食物,那今天就饿肚子。
这是佛制之乞食法门,日中一食,充饥之法,正意味佛法不离世间觉的写照,修行不得脱离五欲六尘,而面对尘欲以炼心、修心、证心之功,以达心境自在为趣向。
所以佛门有句话说: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作公益分享。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浙(2022)000001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