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平板電腦】蘋果與 Android 用途差異比較!推薦 5 款平板

「平板電腦真的需要嗎?」在幾乎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的現代社會中,可能有不少消費者在購買平板前都曾思考過這問題,其實平板相比於手機、電腦還是有很大的差異,使用方面也相當不同。

究竟平板值不值得購買?包含學生、上班族在內,又有哪些群體適合購買平板呢?本篇瓦特將會比較平板、筆電、手機 3 者間的優缺點,並解答平板購買上消費者可能會有的疑惑,告訴你該如何選購平板,最後也會推薦目前市面上相對優秀的幾款平板給你參考!

目錄

我真的需要平板嗎?

平板、手機、筆電差異比較

平板有哪些優缺點?

哪些人適合買平板?

平板選購指南

iPad、Android 平板該選哪一個?

螢幕尺寸要多大?

螢幕材質有哪些?

記憶體 & 儲存空間要多少?

超低價位平板推薦嗎?

品牌知名度參考價值高嗎?

平板 & 手遊常見 Q&A

平板可呈現的畫面視野有比較大嗎?

平板適合玩遊戲嗎?

2025 年 3 款功能型平板推薦

2025 年 2 款高 CP 值便宜平板推薦

我真的需要「平板」嗎?

由於平板定位特殊,既有智慧型手機便攜性,也提供筆電般的生產力;但不論是哪一方面的表現,平板都難以發揮至極致,體驗上總會給消費者不上不下的感受,這使不少消費者對於「購買平板」一事顯得相當遲疑。

其實這份懷疑是非常合理的,我們先來看看大多數消費者購買的目的,基本上不外乎以下幾項:

追劇、看動畫、YouTube 等影視娛樂

玩遊戲

線上上課

繪圖、手寫筆記

視訊會議、整理資料等辦公目的

剪輯影片

從這些用途來觀察,我們不難發現平板作用與手機、筆電高度重疊,許多平板能做到的,筆電與手機也同樣辦得到,差別僅在契合度高或低,這也是反應出開頭所提的平板定位尷尬問題,不少消費者買了平板後,依舊偏好使用手機或平板,導致平板毫無用武之地。

難道平板就真的沒有用嗎?其實並非如此,消費者購買平板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沒有明確的使用目標」又或是「預設目的不符合實際用途」,那該如何建立起「明確的使用目標」呢?判斷自己是否真有平板需求呢?

▉ (1)平板、手機、筆電差異比較

了解自己是否需要平板前,事前一定要先了解平板、手機以及筆電 3 種不同電子產品的差異性,透過彼此間的優缺點比較,確認自己真正想要的產品是哪一個。

首先是以「規格」來說,平板不論重量、螢幕尺寸、功能多樣性,大多介於手機與筆電的中間值之間,它擁有比手機更大的螢幕、更強大的功性能,但比手機笨重、攜帶性差;而相對於筆電,平板重量輕、續航力長,但功能性受限,可儲存容量小。

雖說如此,平板還是有項絕佳優勢,那便是與「觸控筆」的高度契合度,由於平板螢幕可平放的特性,大小又與展開後的書本相當,只要搭配上觸控筆,使用者可以流暢地進行「筆記」、「繪圖」等手寫作業,其良好的書寫體驗是目前筆電、手機所無法達到的。

不過扣除觸控筆外,其餘的外接設備,比如說外接鍵盤、外接滑鼠等等,這些外接設備仍舊比較適合應用於筆電上,就以「外接鍵盤」來說,平板加裝鍵盤後,不但失去重量優勢,其打字流暢感與舒適度,也遠不如筆電鍵盤。

▼ 手機、平板、筆電懶人包比較

-智慧型手機平板筆電重量 / 體積最輕、最小中最重、最大螢幕尺寸最小中最大作業系統Android / iOSAndroid / iPadOSWindows / macOS生產力低中最高文書處理最簡約相對簡約完整多媒體剪輯不適合輕度剪輯適合鍵盤契合度差中最佳滑鼠契合度差中最佳觸控筆契合度中最佳中適合用途通訊聯絡影音娛樂拍照、錄影瀏覽網頁社群遊玩手機遊戲影音娛樂電子書籍閱讀繪圖、手寫筆記簡易文書作業遊玩手機遊戲影音娛樂複雜文書處理多媒體剪輯生產力工具遊玩單機、線上遊戲

▉ (2)平板有哪些優缺點?

就以瓦特個人經驗來說,平板的優缺點大致可以統整以下幾點:

平板優勢:1. 體積大小適中,便攜性低於手機,但優於筆電,適合放入包包隨身攜帶。2. 較大的螢幕尺寸,追劇、看動漫、閱讀電子書都有比手機更好的體驗。3. 與觸控筆高度契合,非常方便進行手寫筆記、繪圖等等。4. 生產力勝過手機,適用簡易文書處理、繪圖等等。5. 使用上相對人性化,可以躺在沙發、床上使用。

平板劣勢:1. 不適合通訊聯路。(視訊除外)2. 生產力受到諸多限制,較難以用於圖表製作、多媒體剪輯等複雜作業。3. 桌面實用性較差,難以有效管理各項檔案。4. 儲存空間遠小於筆電,無法儲存過於龐大的資料5. 扣除觸控筆外,外接鍵盤、外接滑鼠使用上沒有筆電方便

▼ 優秀的觸控筆書寫體驗是平板一大優勢

圖源:unsplash

▉ (3)哪些人適合平板呢?

總結來說,平板現階段並無法完全取代手機或筆電任一項產品,不僅生產力有所不足、移動性也無法最佳化;但平板兼具筆電、手機部分特性,對某些族群來說,反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帶來不錯的使用者體驗。

目前來看,瓦特認為平板比較適合族群有以下 3 種:

習慣用「觸控筆」作業的群體相比於手機與筆電,平板最大的優勢在於可與觸控筆高度結合,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於平板上書寫筆記、繪圖,而這類型的族群可能包含設計師、插畫家、文字創作者、自由工作者等等。

學生族群專科生、大學生也是非常適合購買平板的族群,由於平板比手機更適合閱讀電子書籍,只要有一個平板在手,就能省去攜帶又重又龐大的教科書及,再搭配觸控筆,非常適合課堂上隨時書寫、修改筆記。

單純拿來追劇的群體平板第 3 個適用對象則是單純想用於影視娛樂的群體,由於平板更好攜帶、螢幕更大,使用上也非常人性化,不論坐著、躺著皆可使用,大大提高了平板的娛樂價值,也可忽略平板功能性上的種種不足。

▼ 平板人性化的使用者體驗,可讓追劇更加自在

圖源:unsplash

平板選購指南

經歷上述思考後,若你已下定決心要購買平板,但卻苦無方面,不知道該選擇市面上哪些平板,建議你可以思考以下 5 點問題:

▉ (1)iPad、Android 平板該選哪一個?

目前平板市場主要可分為「iPad」、「Android 平板」兩大體系產品,單以軟體層面來看,iPadOS 的成熟度遠超於 Android 體系,不僅僅主畫面有針對平板進行調整,畫面呈現精簡又符合美感,功能上也可透過豐富的手勢進行操作,自由縮放頁面尺寸,並配備分割顯示、滑動置前等實用功能。另外,iPad 各大類型 App 都相當豐富,包含學習、生產力、娛樂類在內,都提供豐富的選擇,再加上 iPadOS 系統更新頻繁,使用上相對有保障。

假設你購買平板,目的是為了「生產力」,希望能用平板減輕課業或工作負擔,提高作業效率,瓦特比較推薦你購買 iPad 系列產品,並不是說 Android 體系就一定不好,Android 陣營中像是 Samsung、Google 旗下的平板也相當不錯,但其餘可能就不是那麼適合。

雖說如此,Android 陣營在某些地方表現上也是有優勢,受惠於 Android 系統的開放性, Android 平板不僅品牌豐富度高、價格區間帶廣、配件選擇也不受限,不考慮生產力的話也是可以考慮。

▼ iPad 軟體應用上呈現更加人性化,使用起來較為方便

圖源:unsplash

▉ (2)螢幕尺寸要多大?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平板尺寸大致可分為 3 個區間,分別為「10 吋以下」、「10~12 吋」以及「12 吋以上」,三種尺寸對應的使用者需求也不同,各自的特性大致為下:

10 吋以下著重於攜帶方便性、功能上可能較為簡約,適合單純享受影音娛樂、手機遊戲的娛樂取向用戶。

10~12 吋定位上更偏向生產力工具,重量略高些,但功能力更加齊全,適合對生產力有所要求,但不會用到太專業功能的用戶,像是學生、上班族等等。

12 吋以上12 吋以上款式則多為旗艦型號,功能更加豐富,但價格也更為昂貴,攜帶上也更為笨重,較適合專業工作者使用。

▼ 各平板尺寸定位與適合類型

尺寸定位適合類型10 吋以下重視攜帶性,功能較簡約兒童、娛樂取向用戶10~12 吋生產力工具,功能相對齊全學生、上班族12 吋以上多為旗艦款式,功能完善專業工作者

▉ (3)螢幕材質有哪些?

目前市面上的平板材質,大致上分有以下 Retina、AMOLED、OLED 以及 LCD 這 4 大類型,其中 Retina 與 AMOLED 可依照精緻度高低再次細分多種類型,各自的螢幕面板特色為下:

Retina 顯示器Retina 顯示器為蘋果產品專用的顯示器,採用 IPS 技術,有視野大、色域廣、色彩還原準確等特色,其中依照精細度高低,又分為 Liquid Retina XDR、Retina XDR 以及 Retina 顯示器,其中 Liquid Retina XDR 為最高檔的 iPad Pro 所採用,能夠支援 ProMotion 自動適應更新頻率、Retina XDR 則為 Air、mini 等其他型號,Retina 顯示器目前新型 iPad 已不在使用,主要出現於舊款。

AMOLED 顯示器AMOLED 螢幕價格昂貴,但擁有「輕薄」、「對比度高」、「耗電量低」等特色,是 Android 平板中常見的一種螢幕材質,依照技術高至低,又可細分 Dynamic AMOLED 2X、Super AMOLED 以及 AMOLED,其中 Dynamic AMOLED 2X 多為旗艦款是所配備,可支援最高 120Hz 螢幕更新率、亮度可達 1750 nits。

OLED 顯示器OLED 意思指「有機發光二極體」,上述提到 AMOLED 也是 OLED 的一種分支,其特點在於反應快、亮度高、對比度高、厚度較薄,適用於攜帶式行動裝置。

LED 顯示器LED 顯示器較常出現於平價平板出,其製造成本最低,耐用性較高;但色彩呈現上較難以與 OLED、AMOLED 競爭,亮度、對比度、色彩飽和度等等都相對劣勢,且耗電速度也較快。

▉ (4)記憶體 & 儲存空間要多少?

平板的記憶體(RAM)、儲存空間(ROM)大小也是一大選購要點,基本上 RAM 決定平板工作效能, RAM 越大,可暫存的工作量也越多,可同步執行的作業量也越大,較能承受龐大的工作量、3D 高耗能手遊等等;而 ROM 則是應用程式、檔案永久存放的地方,決定平板可容納的資料量。

目前市面平板記憶體(RAM)與儲存空間(ROM)較常見的有以下:

RAM → 4GB、8GB、12GB、16GB

ROM → 64GB、128GB、256GB、512GB、1TB 以及 2TB

選擇方面,建議你可以從以下兩點問題來思考:

你是否會需要平板進行生產力作業,包含工作、課業等等?

你是否會用平板遊玩 3D 高耗能手機遊戲,比如:《原神》、《幻塔》、《崩壞:星穹鐵道》等等?

若上述兩個問題,有任一點為「是」的話,建議挑選上先以「8GB + 128GB」為最低標準,建議不要買儲存空間僅有 64GB 的款式,容量基本上完全不夠使用;但若你沒有上述需求,買平板主要用於追劇、看動畫,那 64GB 基本上不成問題。

▼ 有玩高耗能遊戲需求的用戶,建議選購「8GB + 128GB」以上的平板

圖源:unsplash

▉ (5)超低價位平板推薦嗎?

市面上有時候會出現些價格超便宜的 Android 平板,當你看到這類型的產品時,內心會不會有股衝動想把它買下來呢?

瓦特建議大家,如果你看到品牌不知名、價格又很便宜的平板時,請記住不要購買為佳,通常這類的會有以下幾點的問題,包含:

選用材質可能較差,產品壽命沒有保障。

介面呈現差,可能會有不易閱讀、觸控反應遲暖等問題。

可能會被安裝奇怪的 App,導致個資外洩。

系統更新頻率低,無法即時修復 BUG 錯誤,安全上也較無保障。

▉ (6)品牌知名度參考價值高嗎?

這裡直接說結論,「品牌知名度」對於平板來說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由於平板相對考驗廠商軟硬體雙向整合,通常只有像蘋果、三星、小米、華為等一線大品牌才比較有辦法拿捏,且較能保障往後的安全性更新。聽都沒聽到的二線品牌建議基本上可以直接忽視,除非你完全不介意使用體驗,只是想要一塊大面板播放器。

至於各品牌有哪些特色呢?以下瓦特簡單分析了一下:

蘋果(iPad)當前平板屆霸主,軟體應用最人性化、最成功的廠商,作為生產力工作的最佳選擇。

三星(Samaung)Android 平板界中的佼佼者,面板顯色相當漂亮,具有一定的生產力,效果不錯。

小米CP 值高、功能性多樣,拿來追劇、瀏覽網路有不錯的性價比;整體表現中規中矩,但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OPPO與小米同為平價路線,主要適用於輕度使用,包含追劇、書寫筆記、開視訊會議。

聯想小新(Lenovo)旗下型號大多用於課業學習與影視娛樂,定位上也為高 CP 值取向。

▼ 選購大廠牌平板較有保障(示意圖)

圖源:unsplash

平板 & 手遊常見 Q&A

▉ Q1、平板可呈現的畫面視野有比較大嗎?

有些人會誤以為平板螢幕較大,所以呈現的畫面視野也會比手機更大,其實並非如此。

確實平板螢幕更大,追劇、玩遊戲、開視訊會議也更清晰,能夠改善視野舒適度、減輕眼睛負擔;但遊戲與影片的可視範圍並不一定會因螢幕增大而變大,這主要取決於螢幕比例,甚至全屏手機可視範圍還可能還比平板大也說不定。

▉ Q2、平板真的適合打遊戲嗎?

「平板一定適合玩手遊」也是常見的平板謬誤,平板適不適合玩手遊,除了本身硬體規格有所影響外,遊戲本身是如何進行操作的也是一大重點,以下瓦特以《世界計畫 繽紛舞台! feat.初音未來》(簡稱:《世界計畫》)這款「手機音遊」來舉例。

在《世界計畫》這款下落式玩法的節奏遊戲中,玩家操作方式主要分為「姆指派」、「多指派」兩大操作方法,其中「姆指派」就是以左右兩跟姆指進行打擊,其餘手指則用來穩定主機;而「多指派」則類似於彈琴,會將手機或平板平放,利用食指、中指等指頭進行打擊。

而在這兩種玩法中,「姆指派」很明顯就適合手機操作,由於平板體積又大又重,不僅拿起來十分吃力,雙指的姆指長度也無法全覆蓋螢幕寬度,這會導致中間的按鍵跟本按不到;至於「多指派」操作方式則類型於彈鋼琴,在寬敞的螢幕空間下、手指間更能靈活掌握距離間隔,適合平板玩家。

(備註:多指派可多指併用,反應上更加靈活,上限通常比姆指派高(非絕對),這也是為何音遊大佬多以平板玩家為主的原因。)

▼ 姆指派操作:姆指進行打擊,其餘手指則穩定機身

▼ 多指派操作:機身平放,各手指靈活並用

從這邊你就能發現,平板適不適合玩遊戲,「遊戲類型」、「玩家操作方式」才是影響關鍵,螢幕大就一定玩手遊嗎?絕對不是這樣的!你就想想看,姆指派怎麼用平板打音遊就知道了,除非轉職成多指派或食指派,不然根本玩不起來。

2025 年 3 款功能型平板推薦

01. iPad Pro

▉ 亮點分析

iPad Pro 是款為「專業工作者」打造的平板電腦,受惠於高效能的 M2 晶片以及四揚聲器系統,包含「繪圖」、「影音剪輯」等多媒體作業在內,iPad Pro 都有很好的表現,可說是當前「生產力最強」的平板電腦;另外,iPad Pro 還可與 Mac 搭配,將視窗畫面於 Mac 與 iPad 中拖曳,作為 Mac 第二台顯示器使用。

雖說 iPad Pro 生產力強大,但 iPad Pro 並不能完全取代筆電,即使它也能夠支援巧控鍵盤、滑鼠等外接配備,使用流暢度依舊與筆電有所落差,再加上價格昂貴、攜帶性差等劣勢,並不推薦以「簡易文書處理」、「追劇」、「玩手遊」等輕度使用為目的的消費者購買,不僅荒廢 iPad Pro 優秀的生產力,CP 值也相當低。

iPad Pro PTT 網友開箱分享 ▶▶ [心得] iPad Pro 11(M2)太空灰 Wi-Fi版 256G開箱

▉ 規格摘要

規格

iPad Pro(第 4 代)

iPad Pro(第 6 代)

尺寸

247.6 x 178.5 x 5.9 mm

280.6 x 214.9 x 6.4 mm

重量

466g(Wi-Fi)468g(5G)

682g(Wi-Fi)684g(5G)

螢幕尺寸

11 吋

12.9 吋

處理器

Apple M2 晶片

Apple M2 晶片

前置相機

1,200 萬像素

1,200 萬像素

後置相機

1,200 萬像素1,000 萬像素

1,200 萬像素1,0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

約 7,538 mAh

約 8,686 mAh

容量

128GB / 256GB / 512GB /1TB / 2TB

價格

NT$27,900 起

NT$37,900 起

02. iPad Air(第五代)

▉ 亮點分析

在眾多的 iPad 型號中,iPad Air 可說是當前 CP 值最高的一款,它雖然功能性略輸給 iPad Pro,但重量相對輕盈與價格更是便宜了不少,不論是文書處理、筆記書寫、影視體驗與遊戲娛樂都有十足的優秀表現,可兼顧「生產力」、「娛樂」、「方便攜帶」3 大平板使用訴求,很適合要求一定能力的生產力,但用不太到太專業功能的輕中型用戶。

iPad Air PTT 網友開箱分享 ▶▶ [心得] ipad air 5 + 筆入手心得

▉ 規格摘要

規格iPad Air(第 5 代)尺寸247.6 x 178.5 x 6.1 mm重量461g(Wi-Fi)462g(5G)螢幕尺寸10.9 吋處理器Apple M1 晶片前置相機1,200 萬像素超廣角後置相機1,200 萬像素廣角電池容量約 7,730mAh容量64GB/256GB價格NT$19,900 起

▉ 03. Samsung Galaxy Tab S9 系列

▉ 亮點分析

若從生產力來考量,眾多的 Android 平板中,瓦特較推薦「三星」出品 Galaxy Tab S9 系列,雖然受限於 Android 系統的劣勢,介面使用上並沒有 iPad 來得人性化,但其硬體規格卻也十足地優秀,尤其那塊 Dynamic AMOLED 2X 大螢幕面板,不僅支援 IP68 防水防塵,最重要的視覺效果驚訝,不僅色彩畫面漂亮、鮮豔度均勻,再搭配 16:9 的螢幕比例,多數影片觀看也不會有黑邊。

整體來說,Samsung Galaxy Tab S9 系列雖然在生產力表現上沒有 iPad 順手,尤其是對熟悉蘋果生態系的用戶來說,可能相當不便,但是硬體表現亮點十足,擁有色彩鮮艷的螢幕面板、震撼力十足的音響以及按鍵觸感,適合追求高端影音、遊戲體驗的消費者。

Galaxy Tab S9 Ultra 巴哈網友開箱 ▶▶【心得】Samsung Tab S9 Ultra WIFI 使用經驗分享

▉ 規格摘要

規格

Galaxy Tab S9

Galaxy Tab S9+

Galaxy Tab S9 Ultra

尺寸

254.3 x 165.8 x 5.9mm

285.4 x 185.4 x 5.7mm

326.4 x 208.6 x 5.5mm

重量

498g(Wi-Fi)500g(5G)

581g(Wi-Fi)586g(5G)

732g(Wi-Fi)737g(5G)

螢幕尺寸

11 吋

12.4 吋

14.6 吋

處理器

高通 Snapdragon 8 Gen 2

前置相機

1,200 萬像素

1200萬畫素 + 1200萬畫素

後置相機

1,300 萬像素

1,300 萬像素 + 800 萬像素

電池容量

8,400mAh

10,090mAh

11.200Ah

容量

128GB

256GB

256GB/512GB

價格

NT$23,990 起

NT$29,900 起

NT$39,990 起

2025 年 2 款高 CP 值平板推薦

01. Galaxy Tab A9+

▉ 亮點分析

若是追求「萬元內」的平價平板,對於生產力上較不要求,或許 Galaxy Tab A9+ 是款不錯的選擇。之所以這麼說,主要基於以下 2 點理由:

介面使用相對人性化在眾多 Android 廠牌中,三星於平板上下的工夫相對更多,介面使用比不是 iPadOS 生態系,但旗下的 DeX 模式可將平板畫面轉化為近似於 Windows 電腦的操作介面,不僅操作上更易理解,也適用於多視窗操作,最多還可同時食用 3 個分割視窗,滿足多功能使用需求。

硬體規格堪用另一項優點則在於 Tab A9+ 硬體規格,考量到不到萬元的價格,其配置的 90Hz 更新率 11 吋大螢幕以及 3D 環繞音效音響,有很高的性價比。

基本上 Galaxy Tab A9+ 並不適用於要求生產力的上班族與學生,但很適合給長輩、兒童等輕度用戶使用,可作為一台高CP 值的影音播放平板。

Galaxy Tab A9+ 巴哈網友開箱 ▶▶【心得】三星平板Galaxy Tab A9+簡單開箱使用分享

▉ 規格摘要

規格Galaxy Tab A9+尺寸257.1 x 168.7 x 6.9 mm重量480g螢幕尺寸11 吋處理器高通 Snapdragon 695前置相機500 萬像素超廣角後置相機800 萬像素廣角電池容量約 7,040mAh容量64GB/128GB價格NT$6,990 起

02. Xiaomi Pad 6

▉ 亮點分析

提到高 CP 值消費性電子品牌,相信有不少消費者都會想到主打物美價廉的「小米」,那小米旗下的「小米平板 6」又是否值得考慮呢?

其實從硬體與功能面來看,小米平板 6 應用於「學習」、「視訊辦公」、「娛樂」都不成問題,雖然稱不上獨樹一幟,但基本功能齊全,包含「書寫筆記」、「多重視窗」、「滑動分割畫面」以及「跨 App 分享」等實用功能,小米平板 6 皆搭載於其中。

另外,小米平板 6 還配有大容量的 8,840mAh 電池,可支援影片播放長達 16 小時、靜置待機 26.9 天之久,再配上 33W 快充,續航力幾乎不是問題。

小米平板 6 Dcard 網友開箱 ▶▶ 筆記平板和小米平板 6 使用心得

▉ 規格摘要

規格Xiaomi Pad 6尺寸253.95 x 165.18 x 6.51 mm重量490g螢幕尺寸11 吋處理器高通 Snapdragon 870前置相機800 萬像素後置相機1300 萬像素電池容量約 8,840mAh容量256GB價格NT$10,399 起

首圖來源:unsplash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